11月19日上午9:30,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台湾与海外华文传媒专业委员会、重庆工商大学传媒发展中心、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等共同举办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新闻史学会台湾与海外华文传媒专业委员会2022学术年会于线上开幕,来自马来西亚、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外大学近百名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会议。公司党委书记陈洪波教授与研究生田甜、周颖参加会议并作发言。
2020级研究生田甜在“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分论坛中,以柳州螺蛳粉国际传播作为个案,深入分析柳州螺蛳粉国际传播的形式和特点,并指出,通过对外传播柳州的食螺文化,能够生动反映中国经济改革成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新颖手段。
随后,田甜从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平台四个角度指出中国饮食文化国际传播力提升策略。在传播渠道上,田甜提到中国国际传播应坚持“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以“造船”掌握“自塑”话语权为主,“借船”进行“他塑”为辅,提高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报道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抓牢传播主动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传播新格局。
2021级研究生周颖在“新媒体环境与国际传播研究”分论坛中作了题为《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国际话语权争夺的路径研究》的学术汇报。周颖认为,随着UGC和PGC在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传播主体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各类组织和个人纷纷在新媒体平台开设账号,从微观话语视角传递民间故事,在国际舆论空间中积极发声,日益稀释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传播主体的多样性以及不同传播主体话语权的上升增加了我国引导国际舆论的困难。
随后,周颖对新冠疫情期间中美话语权争夺路径进行比较分析,介绍了中国主流媒体打造传播矩阵,以专业、客观、理性、平稳的报道基调,持续、系列性地主动报道新冠疫情的传播做法。并从打造立体化的国际话语权争夺空间、倡导建设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话语体系、下好国际话语权争夺棋等六个方面提出中国争夺国际话语权的策略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高度重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近年来,学院大力加强对外传播研究,学院师生密切关注学界前沿动态,积极组织研究生展开对外传播研究。通过组织研究生有针对性地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积极向国内学者请教,共同为提高中国国际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建言献策。